【导语】本文以承认有的观赏石可以成为艺术品为前提,利用国际国内的数据分析,将分三次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中国国内以及国际艺术品产业化、金融化的市场和趋势;二、艺术品在金融化、产业化中的多种交易模式和存在的问题;三、艺术品抵押融资的形式及金融机构所但心的风险,及中国观赏石艺术品离真正的金融化、产业化还有多远,在哪个方面有望首先破冰。
现代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通常包括了广告、艺术品和文物交易、工艺品、时装设计、电影、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视广播、动漫等等。它是一个高于传统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核心,科技为载体,以工业化的生产标准,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产业。
它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高于传统文化产业,二是产业化需要有标准。因此,对于不应有标准的艺术,当面对产业化、金融化时,即使再别扭,也要出个标准。这不是艺术的要求,是产业化的要求,金融化的要求,因为产业化和金融化必须要有个标准,犹如没有评估标准无法确认价值的房地产是不能抵押融资的。
讨论观赏石的产业化和金融化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把它放在全国乃至世界艺术品市场去考量和探究,这样才能知道观赏石在其中的地位,及努力的方向,才不至于夜郎式的自大。本文所指的观赏石是指有欣赏价值、已经被认可的,有真实重复交易的,可核查记录的,而不是传说中的那部分可称为艺术品的石头。
一、世界艺木品市场及趋势
2017年公开发布了瞿丹的《大数据看全球艺术市场新格局》一文,该文是依据巴塞尔艺博会与瑞银集团在2017年首度合作打造的艺术品市场报告。该报告由著名文化经济学家克莱尔•麦克安德鲁(ClareMcAndrew)博士领衔的团队完成,是世界权威的艺术品市场报告。
该报告首先介绍了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核心数据和行情变化,所有数据均直接从艺术商、拍卖行、艺术品古玩收藏家、艺术品价格数据库、金融和经济数据库、行业专家和其他艺术交易相关方处获得,并通过匿名调查、一对一采访等方式作为补充。
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艺术市场销售总额达566亿美元,比2015年下滑11%。中国市场,2016年以115亿美金的销售额占全球市场20%的份额,中国市场在2006-2008年起步,2009-2011年期间出现飞速增长,2012年开始中国市场出现停滞。
中国拍卖市场成为全球的焦点。2009-2011年是爆发式增长期。2012年后进入调整,全年缩水近35%。2015年和2016年持续调整。
中国拍卖市场流拍和交付问题严重。2016年上拍量下降17%,流标率为55%,伪作问题是其中的主因。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财富分布特征的变化对艺术市场交易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与高净值(富豪)人群的增减密切相关。
在宏观方面,过去十年间中国GDP的增速是全球最快的,中国人均GDP十年实现了291%的增长,达到8621美元。
富豪的数量对艺术品购买极其重要。美、英、中、法、德,拥有的百万以上富翁数量占到了全球总数的63%。2016年新财富人群的增长达到了155%,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而中国的高净值人群则增加了45倍。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约发生了31万次交易,其中有约29.6万次发生在画廊,1.4万次发生在拍卖行。画廊、艺术品经纪从业人员达到了270万人,83%的从业人员接受过大学高等教育,普遍高于多数国家其他行业劳动者的教育水平。
以上数据说明:
1、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从2012年开始出现停滞大幅调整,全年缩水近35%。2015年至今持续调整。
2、高收入富豪的数量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不可勿视,但中国石界富豪状况是,圈内是想卖出去的富豪,圈外是不敢进来的富豪,况且世界艺术品数据分析根本不包括或不认可观赏石艺术品(真正的古石除外)。艺术品大部份交易发生在拍卖行和画廊。
3、艺术品走向经纪人的道路。从业人员普遍高于多数国家其他行业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和市场意识。这在中国石界已出现萌芽和实践,如石展上“兵石演义”这一类似画廊经纪人形式的出现。
二、中国艺术品产业化的状况和趋势
由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中国艺术品产业创新暨艺术品投融资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出品、西沐主笔的《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5]》。据悉,这是我国首份关于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艺术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发展业态,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中国艺术品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平台化。通过对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阶段、规模与结构分析,指出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以及新时期中国艺术品产业战略取向中的问题与困难,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难点与突破口。
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需要战略支撑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法律支撑体系、市场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人才支撑体系、投入支撑体系及制度创新支撑体系的保障,而现在这些都是很大的不完整。
研究报告仅对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核心层进行了相应的规模分析,据统计估算,2015年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为8020亿元。中国艺术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发展迅速;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结构中,美术艺术品产业及工艺艺术品产业是主导,超过了整个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的60%以上,艺术品服务产业,目前虽然所占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其成长发展的速度最为迅速。艺术品产业的支撑体系产业、民间(非遗)艺术品产业的规模也在迅速提升,朝着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方向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
1、中国艺术品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份,朝着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方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难点是缺乏全面的市场要素的体系保障。
3、市场的最大交易份额为美术艺术品产业、工艺艺术品产业、艺术品服务产业。这个统计与大举进入观赏石界的串串装饰品、挂件、石雕刻品,及大行其道的石展会展服务是相吻合的。
4、在国际国内文化市场的统计数据上,难觅观赏石在其中的定位和身影,因此,其产业化和金融化的方向是观赏石界的重大课题和难题。
5、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没有把观赏石单独作的一个行业,但在第88大类“文化艺术业”中对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相关内容,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2018年9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做了很好的示范。
6、从以上统计图例来看艺术品服务业、工艺艺术品业产业、美术艺术品产业,占到整个文化产业的75%以上,这就是会展服务全国风行,石雕、手饰、挂件大行其道的真实统计结果的反映。(未完待续)